DESIGN VIEWPOINT
|

外卖包装的进阶之路(上)

2018-11-27

随着各大外卖app的崛起,外卖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泡面的代替品。外卖店家之间的竞争也很是激烈,店面设计和店铺形象都由一个小小外卖盒子体现出来,食物包装的好不好也成为了外卖评分的标准之一。 所以,商家们不惜花费时间金钱,把包装做得更加个性和精致,希望包装能够作为一个媒介,更好地将餐食呈现在顾客面前。

M.I.C发现:外卖被送到顾客手上、开箱只有很短的一个时间,但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体验,送餐及时、温度适宜、包装可人、口味稳定...一切都在传达品牌的形象。
除了“精致”,外卖包装还可以在成本、功能、环保等多个方面提升整体效率和深化品牌内涵。

功能性更强,让外卖更高级



包装的功能设计更注重体验的细节,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包装的实用性,一般会从几个关键点下手——易拿取、保温性强、不渗不漏 ,密封性能良好且开启方便,并能重复密封和开启;包装有支撑设计,既能固定食物的相对位置又能防止压溃。

披萨托盘在进行结构的简单升级后,更方便顾客取用,干净卫生还隔热,有效解决了原先外卖披萨拿取体验不佳的问题。

这款轻食简餐包装融合了手提袋、餐盘、餐垫、菜单、餐具收纳等一系列功能,包装的支撑设计,能够固定食物的相对位置防止送餐过程中的撒漏。顾客在用餐时也不用担心用餐时菜品弄脏桌面。就餐完毕后也能很快收拾干净。

更有品质感、让堂食体验延续

有一种说法:外卖盒就是外卖餐厅的环境和装修。外卖盒之于餐饮外送业务,如同设计装修之于餐厅,外卖包装让点餐者拿到后第一眼被吸引,产生好感,甚至会影响对食物口味的判断。
这一层面,包装盒满足的不仅仅是顾客生理需求、功能需求,为客人提供了便捷的就餐选择,而更多是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,给人以情感关怀,以及展示精致用餐的理念。

Wagamama是一个在欧洲市场很流行的一家日式拉面连锁品牌。的设计策略就是:让顾客在家里也能享受到如餐厅用餐一般的体验,让堂食与外卖呈现出同等品质。所以整个外卖套装看起来像是复制了Wagamama餐厅内的黑色圆状碗,碗筷都是十分接近堂食的餐具,使得一份餐食保持一个完整的视觉形象,尽可能缩小与其在餐厅直接用餐时的差异。
外部设置了纸板包装,内里有一个木筷插槽,纸板上部还印有餐厅的外卖菜单,也节省了许多卖家单独将纸质菜单夹入外卖中,递送给顾客的麻烦。白底红字,搭配着黑色的塑料碗,与餐厅品牌风格相契合。

更加环保,提升品牌好感度


如今已经有很多外卖包装选择纸质包装,但由于中餐的特性,食物多含汤水、油脂,还是离不开塑料餐盒。而普通塑料餐盒、餐具主要成分是聚丙烯,包装袋主要成分是聚乙烯,均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,也是造成“白色污染”的主要源头之一。

我们也看到,一些餐饮商家和外卖平台,都在对环保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。例如:有些品牌已经在坚持使用环保可降解玉米淀粉包装。饿了么也发布了蓝色星球计划,推出流量奖励、积分兑换、认领荒漠公益林等方式,促使商家、消费者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,为环保添一点绿。

当然,环保的外卖包装必然会带来成本的增长,以玉米淀粉包装为例,一套玉米淀粉包装要比平时的包装贵30-40%。

可喜的是,随着消费观念的进化,追求环保也会成为很大一部分人群在意的内容,有机构曾进行过一次“你愿意花钱让外卖更加环保吗”的网络调查,调查结果显示:超6成网友愿意为外卖包装更加环保买单。M.I.C相信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,具有环保理念的餐盒包装设计将会具备更多品牌优势。

综合来看,在平台化下的外卖O2O行业里,外卖食品的生产、包装与配送、评价已经发生了分离。商家只有主动地从外卖包装的设计上解决用户痛点,率先多角度提升外卖消费的体验,才能抢先从数百个外卖商家里脱颖而出,从包装这个层面构建自己的产品认知体系和品牌辨识度。

上一篇:没有更多的文章了

下一篇:电商时代的包装设计

您可能对以下案例感兴趣